这期书法名人堂要介绍的书法家可是大有来头,被称为“现代英语书法之父”,在英语书法史上地位卓然,影响深远。
他究竟是谁呢?
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吧!
人物小传:
Edward Johnston(1872 – 1944),乌拉圭裔英国人,英国著名的字体设计师与书法家,由于采用宽边钢笔(broad edged pen)作为书写工具,与德国著名的书法家与字体设计师 Rudolf Koch 并称为“现代英语书法之父”。
因为父亲工作,母亲重病,Johnston是由姑妈抚养长大的,学习也是在家里完成。他很小就展现了对数学、技术等科目的兴趣,也非常热衷于制作彩色稿本。
1898年,他自学了著名建筑家William Harrison Cowlishaw出的教材,后来与Cowlishaw成为好友,被其引荐给当时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校长Lethaby,并建议他学习大英博物馆内的稿本。
他也在校长的鼓励下,开始使用宽边钢笔书写。渐渐地,等他学有所成,校长又帮助他开展了教学生涯。Johnston先后在南安普顿中央学校、皇家艺术学院任教,并影响了后来很大一批字体设计师。
1913年,伦敦地铁聘请他设计地铁的企业形象。1917年设计完成,Edward Johnston 改变了圆标的尺寸比例,把实心圆形更改为圆环,横条文字采用他设计的新字体。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地铁标识的原型。新标识随即被伦敦地铁注册为商标。
下图就是沿用到今天的伦敦地铁标识。
Johnston设计草稿,现在收藏于伦敦交通博物馆。
Johnston 在1913年接手伦敦地铁企业形象设计后,首先于1916年推出了一套人文主义无衬线体:最初就叫做Underground,后来变为Johnston’s Railway Type,进而简化为Johnston。这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字体。
Johnston 字体的特点是,正圆形的大小写字母O;小写字母l的底部有卷曲,而同期其他无衬线体则不用这种设计;小写字母i和j上面的点,及句号为菱形,其他标点符号,诸如逗号和撇号,也基于菱形点设计。这款字体大写部分基于罗马方形大写字母(Roman square capitals),而小写部分则按照人文主义小写体(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用的手写体)来设计。这样一来,它标志着针对先前无衬线字体的一种突破。因为先前的无衬线体多倾向采用更加方正的形状,有时候称为哥特体(grotesque)。
作品欣赏:
Johnston的字体设计非常惊艳,那么,他的书法水平到底怎么样呢?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的手写作品!
Writing & Illuminating & Lettering是他在1906年出版的一本书。书中展示了一些字体教程,如下图所示。
以及他的部分手写体。
在另一本书 Twelfth Night 中也有他的作品。
了不起的书法家背后,一定付出了很多心力。同学们要想和他们一样,还是要坚持多多练习,刻苦努力,才能成功。
今天的介绍就到此为止了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搜索一下伦敦地铁标识的历史,见证了伦敦地铁的百年发展历史,非常有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