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

*账号

*密码

立即提交

【科普】平织菱足体的发展史

发布日期:2020-10-12信息来源:

字母密集、棱角分明的平织菱足体!


发展史



平织菱足体的笔画粗壮、棱角分明,字母头尾两端化成菱形,对许多人来说,它就是中世纪的图像化身。同时,它也代表了书法史的变革:一直以来,人们总强调字母的清晰可辨,忽然之间,单独的字母转而屈就了整体文字的效果。



演变与衰落
▲▲▲


13世纪初,早期哥特体已经演变成脱离速写特征的、有棱有角的平织菱足体(Textura Quadrata,又称Blackletter或Old English), 其中“平织”形容的是成段的文字如编织图案般密匝地铺开。

16世纪时,北欧用于高级礼拜仪式的经书中就有它的身影,地位仅次于它的兄弟书写体——平织平足体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华丽优美的平织菱足体因其字母尺寸过大而衰落,而当时的主流需求是体积小、易于手持的字体,多为施瓦巴赫体或人文主义小写体这类大小适中的手写体。

不过,平织菱足体仍以切割字模、彩绘玻璃、契约标题等方式留存至20世纪,也备受欧洲招牌字工人、商店老板和报头设计师的青睐。

《梅茨主教祷告书》

这一份14世纪初的法国手抄本书页制作精美,展现了平织菱足体的最佳效果。整个页面均匀交织,由抄写员一丝不苟地控制间距和字母高度。抄写员可能使用了斜切的笔头,由此能轻而易举地描画出精致的细线。

注意描红部分的大写S、 I和前面的大写P,P主干上的横笔意味着它是“Par”、“Per”或者“Por”的缩写。

画作《奇切斯特大教堂》

这幅绘画再现了雪邦主教(Sherbourne)请亨利八世赐批奇切斯特大教堂许可状时的情景,画家将作品上方文字的间距拉得比较宽松,将单词生硬地断开。加之“Rex”一词(拉丁语“君主”之义)必须置于国王的头顶上,这导致了字母间距看起来更毫无章法了。

1519年,这幅画创作完成时,用于文字书写的平织菱足体几乎快被大众遗忘,仅是偶尔以笔刷绘字的形式出现在作品中。

画作《奇切斯特大教堂》细节

上伸部和下伸部的分叉特征在这些用笔刷绘制的菱足体中尤为显著,但它给画家带来了麻烦——字母d和t的上伸部与上一行p的下伸部会撞到一起。


为i和j加点
▲▲▲


平织菱足体的特征是字母整齐划一,这催生了另一项沿用至今的创新之举:由于i字母容易混淆成其他字母的笔画,遂在上方添加了一撇,与其他字母区分开来。

14世纪时,这一撇已经演化成了一点,同时由i衍生的j则在书写时加上了尾巴。这一改变,连同中世纪晚期字母w的出现以及v和u的分离,形成了我们熟知的26个现代字母。

哥特体字母表

该页来自一本集日历、赞美诗集、祈祷书为一体的书册,它的所有者为纪尧姆·德·奥热蒙(Guillaume d'Orgemont),历史可追溯至1386年。它几乎是一张完整的平织菱足体字母表,包含a、r和s的两种字形。

仔细研究字形我们可以推测出,书写用的笔头可能被斜切过,因此字母主干笔画较粗,同斜笔和菱形笔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



手写体的地位
▲▲▲


判断一款手写体的地位通常看字母书写时需要分几笔写成,字母棱角愈锋、字形愈窄,构成字体的笔画则愈多。另一实用方法则是看字母a的字碗部分。

地位低者字形近乎速写体(见画作《奇切斯特大教堂》),地位高者字形呈严谨的几何形态(见《哥特字体表》)。


特点



平织菱足体最显著的特征是主干笔画的菱形末端。

平织菱足体的字母n


参考资料:

1.David Harris 的《The Art Of Calligraphy》,又称AOC大全

  • 010-62890580

版权所有 北京视窗壹零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6940号-2

大赛介绍 | 新闻中心 | 书法世界 | 艺术欣赏 | 我要参赛 | 关于我们
国际英语书法大赛中国组委会    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亿城国际中心403-404室     客服电话: 010-62890580  
© 2005-2020 国际英语书法大赛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京ICP备1201694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