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

*账号

*密码

立即提交

【科普】早期哥特体的发展史

发布日期:2020-10-12信息来源:

用于过渡的早期哥特体!


发展史


早期哥特书写体,即初始哥特体,也是晚期卡洛林体。

11世纪晚期到13世纪中期时,被广泛使用于西欧的大部分地区,而那时也正是卡洛林时代到哥特时代的过渡阶段。

回顾历史,早期哥特体可以被视为卡洛林小写体和平织哥特体的一种过渡,它兼有二者特点,包括卡洛林体饱满的字碗、菱足哥特体开裂的上伸部。


开始


早期哥特体由卡洛林小写体进化而来,它比前任更紧凑圆润,并具有更精致的衬线和字足。

它的出现或许仅仅是因为抄写员们将笔头从方切换成了斜切,这造成了字母变得更有棱角,并赋予了页面中文本纵向的视觉纬度。

使用平切笔头和斜切笔头书写出的不同效果可以在《温切斯特圣经》(Winchester Bible)和《格朗瓦勒圣经》的对比中看到。

《温切斯特圣经》

《温切斯特圣经》是早期哥特体时期最出众的范本。该书来自布洛瓦的英国温切斯特主教亨利(Henry of Blois)的委托,写于1150年。该书使用“正”笔,以笔头几乎水平的方式书写,书写体带有短小干净的上伸部和下伸部,并因而获得了更大的行间距,阅读时更为流畅。

《温切斯特圣经》中,很多伦巴第大写体既被作为展示性大写体,也融入文本中,质量极高。其中装饰华丽的首字母代表着中世纪艺术的高峰,由六位彩绘师共同完成的。这个出自《众王之书(Book of Kings)》的首字母P中绘制的场景是以利亚(Elijah)正在回答亚哈谢(Ahaziah)信使们的咨询。


《格朗瓦勒圣经》

这些标准的卡洛林小写体都有略微前冲的动势,一共有四条想象中的线控制着这些字母:字身高度定义了中间两条线,上伸部定义了顶线,下伸部到达了底线。上伸部和下伸部的高度和字身高度相同。


发展


早期哥特体来自诺曼人(Norman)和安茹人(Angevin)生活的地区,主要是英格兰和法国,之后才传播到德国北部、斯堪的纳维亚半岛、西班牙、西西里岛、以及意大利的部分地区。受到英格兰文化的影响,早期哥特体字身的字足部分得到了正式的强化,用以对抗欧洲大陆的潮流——字形向上的挑笔。随着早期哥特体的发展,字身的高度开始渐渐被压缩了。

《约伯记注疏》

公元1111年,法国熙笃(Citeaux)的抄经员和彩绘师完成了《约伯记注疏》,比圣·伯纳德抵达隐修院早了一年。圣·伯纳德在此推行了严苛的戒律,并建立起了熙笃会。页面插图中幽默活泼的色彩和之后时期简朴的作品形成了强烈对比。


造纸匠人

欧洲最早的纸张是用打碎的、浸泡过的、后经压紧和干燥筛选出的棉或麻布制成。在英国,12世纪才开始出现质量较好的纸张。



尽管受到了卡洛林小写体的影响,抄写员们很快就意识到了如果他们把字母写得更紧凑,版面的灰度也将随之改变,如此下去就得到了平织哥特体,同时快速地流行开去,平织哥特体也就取代了早期哥特体。

因此,早期哥特体或许可以被比作摇摆着的钟摆的中点,一头是有清晰字形的卡洛林小写体,一头是以总体性的纺织纹理效果取胜的平织哥特体。


平织哥特体


特点




早期哥特体的字母书写时,笔头角度约为40°。


早期哥特体的字母b


参考资料:

1.David Harris 的《The Art Of Calligraphy》,又称AOC大全

  • 010-62890580

版权所有 北京视窗壹零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6940号-2

大赛介绍 | 新闻中心 | 书法世界 | 艺术欣赏 | 我要参赛 | 关于我们
国际英语书法大赛中国组委会    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亿城国际中心403-404室     客服电话: 010-62890580  
© 2005-2020 国际英语书法大赛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京ICP备1201694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