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

*账号

*密码

立即提交

【科普】卡洛林小写体的发展史

发布日期:2020-10-12信息来源:

清晰整齐的——卡洛林小写体!


发展史



卡洛林小写体是8世纪基于安色尔书写体发展出来的改良版,它一直延续到了11世纪,然后演变成了早期哥特体和圆敦体。

公元8世纪,查理大帝创造了法兰克帝国,从波罗的海到意大利北部都是帝国的疆域。受到先人文明的启发,查理大帝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复兴。

法兰克帝国地图

这张现代欧洲地图上用红色标注的疆域,是9世纪初查理大帝的法兰克帝国。随着帝国扩张到了阿尔卑斯山的北麓,拉丁语和希腊语也随之传播开来。

约克来的著名学者阿尔昆被任命为法国图尔(Tours)的圣·马丁男修道院(St.Martin)的院长,他在那里建立了抄经房和教廷学校,也正是在这里,半安色尔体被改造成了卡洛林小写体。

卡洛林小写体的主要特点是清晰整齐,后来成为了主导欧洲的书写体。虽较晚进入英格兰,但于10世纪时就被用来大量书写拉丁文,例如《拉姆塞圣咏》。

《拉姆塞圣咏》

14世纪时,卡洛林小写体被文艺复兴时代的抄写员重新发现,而后被尼古拉·詹森和其他早期在威尼斯的印刷活字设计师所采用,制成了金属活字。

《论三位一体》

半安色尔书写体可以通过大写字母N和斜切的书写笔头来判断。尽管比较粗糙,这份早期的范本或许来自5世纪晚期,并向我们展现了清晰而毫不含糊的字形。留意垂直的字形和《格朗瓦勒圣经》中倾斜的字体间的异同。

《天空中云的构想(Cloud Conceptions from Above)

这幅作品创作于1990年由英国书法家希拉·沃特斯创作,是三联画中的一部分。此作使用了一种拉伸过的、现代化的卡洛林小写体,并将文字非对称地安排在画面中。每行字母高度一致,加上线性的排列,突显了字母颜色的微妙变化,而整体却依然保持着井然有序。



区别


笔头


乍看之下,卡洛林小写体和晚期半安色尔书写体的区别并不明显。事实上,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书写的笔头:

较早的书写体,包括半安色尔书写体,使用的是“正笔”,即斜切的笔头,得到的是粗细顺畅地渡的直立字母;

卡洛林小写体用的是“斜笔”,即平切的笔头,得到的是相同笔画比例的倾斜字母。

卡洛林小写体的字母h


版面灰度


以一整页的视角来欣赏文本,卡洛林小写体的版面灰度和半安色尔体有很大不同:

半安色尔体非常稳定,而卡洛林小写体则略微前冲——这一点在字母的上伸部和下伸部表现得非常明显,同时字身紧贴顶线和基础线,强调了书写体的条例和逻辑。

《格朗瓦勒圣经》

这些标准的卡洛林小写体都有略微前冲的动势,一共有四条想象中的线控制着这些字母:字身高度定义了中间两条线,上伸部定义了顶线,下伸部到达了底线。上伸部和下伸部的高度和字身高度相同。


参考资料:

1.David Harris 的《The Art Of Calligraphy》,又称AOC大全

  • 010-62890580

版权所有 北京视窗壹零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6940号-2

大赛介绍 | 新闻中心 | 书法世界 | 艺术欣赏 | 我要参赛 | 关于我们
国际英语书法大赛中国组委会    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亿城国际中心403-404室     客服电话: 010-62890580  
© 2005-2020 国际英语书法大赛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京ICP备12016940号-2